第 132 章 未雨绸缪_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
读者小说网 > 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> 第 132 章 未雨绸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132 章 未雨绸缪

  可惜的是,孟元洲的“忍辱负重”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想中的升官发财。

  倒是他为玲珑郡主和太子守门一事却不知道怎么传了出去,一时间,这件事成了人们的茶余饭后。

  明面上不让讨论皇家人,可背地里谁阻止得了,况且人们只说孟阁老的一公子为媳妇和奸夫守门,却也没指明那奸夫姓甚名谁,说不得太子,难道还说不得孟元洲?

  孟家人也因为此时在整个京都上下都抬不起头来,孟阁老上朝都比平日安静了许多,旁的人投来的幸灾乐祸的眼光,如利箭一般射在他的身上,让他觉得老脸都丢尽了。

  孟老二的婚事更是因此告吹,兄弟几人对孟元洲也没什么好脸色。

  一时间,孟元洲成了整个京都的笑料,所到之处皆是指指点点,让他羞愤欲死。

  没办法,他只能让玲珑郡主去找太子,让他动用关系把他调离京都,再这么待下去,他觉得自己会疯掉。

  而要调到哪里,他的首选当然是岭南沥州。

  那片曾经人人闻之色变的烟瘴之地,因为秋梦期任职于那里,如今已经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富饶之地,连带着封乐周边的县份,也跟着沾了光,可以预见地变好起来。

  孟元洲想去沥州,多少还是因为苏韵的缘故。

  如今这个妻子,做出这等事来,让他已经失望至极,他只认定曾经心中的白月光,即使她要嫁给姓秋的又怎么样,等到了那边说不定还有转机呢。

  而且如今封乐发展这么好,沥州刺史甘德寿已经被送入大牢,这个位子就空了出来,要是太子能帮他一把,等他做了沥州刺史,那秋植还不是任他摆布?

  如此,便把心里的想法和太子说了。

  太子看着眼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孟元洲,眼底毫无半点怜悯,比起过往他做的那些事情,眼下不过是睡了他的妻子,根本不值一提。

  他把玩着手上的扳指,漫不经心道:“我原先也是想着看能不能把你举荐去沥州,接了甘德寿的位子,可你在封乐杀了吴通李达,虽说他们是我的人,但我也没有因此追责于你或落井下石,但朝中有御史将这事奏到父皇那儿,我也极力劝了父皇,说既是逃兵,人人得而诛之,你何错之有,父皇是答应不追究你的责任,可安王叔却竭力推荐由新会郡的郡守李泰升任沥州刺史,父皇居然也答应了。”

  孟元洲听到这话,心凉了半截。

  他咬了咬牙:“既然沥州刺史这个位子由李泰升任,那空出来的新会郡郡守一职,我也能接受。”

  封乐隶属于新会郡,辖区内的各县份直接受管于新会郡郡守,只要他当了郡守,也一样可以很好地拿捏秋植。

  没想到太子又摇了摇头:“恐怕又要让你失望了,安王推荐那个姓秋的担任新会郡郡守,接替李泰的位子,而且还继续兼任封乐县的县令一职。”

  这些消息仿佛一个个噩耗一般,一个个朝着孟元洲的头上砸了过来,将他砸了个头昏眼花。

  他口中喃喃道:“怎么会这样……怎么会这样……”

  太子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,

  摸了摸下巴,

  “除了这两个位子,新会郡那边倒是还有两个新位子现在还没安排人,你若是想去,我倒是可以做主。”

  孟元洲闻言,原本失去神采的眼睛里一下子又迸进了一道光,他脱口而出道:“是哪两个官职?”

  “一个是封平县县令,还有一个是封乐县的县丞,前者因为涉及甘德寿一案被革职,后者是被秋植给拉下马,如今那两个位子还是空的,你看你想要哪一个?”

  孟元洲听完,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,来了个透心凉。

  一个是和秋植平级的官职,还有一个是比秋植还要小一级的官,不管哪一个,以后都要听命于姓秋的。

  如此,这两个位子无论如何都不是他的首选,更何况当初他还曾经讽刺过秋植,说他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,可如今自己也要去做这样的芝麻官,这让他难受极了。

  县令好歹还是七品,县丞就直接八品了。

  以他现在的起居郎身份,好歹也是六品的官儿,如果继续做下去,将来是会有更好的发展,可京都,他是无论如何都待不下去了。

  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话,家人更是视他为耻辱,败坏门风,他甚至晚上做梦都是被人给笑醒。

  “请殿下为我谋封平县县令一职!”寻思良久,他终于还是下了决心。

  当县令,好歹还能号令一县的人,可要是当县丞,处处掣肘,而且还被那姓秋的日日盯着。

  虽说去封乐当县丞能离心中那个人更近一些,可想起那日在堂审之上,自己执剑杀了吴通李达时秋植那可怖的眼神,孟元洲相信,自己若是真的在对方手下工作,那姓秋的定会想尽办法折磨他。

  至于封平县县令,就算也是受新会郡郡守管束,但好歹也不用天天跟秋植减免,思来想去,他最终还是选了前者。

  太子见他做了决定,道:“既然你主意已定,那孤去跟礼部说一声,为你要了这个官职就是,也算是对玲珑有个交代。”

  听到眼前的那人提到自己妻子的名字,孟元洲忍不住一阵干呕,但还是强压了下去,唯有纳头感谢。

  却听又太子道:“但还有一件事你必须要替孤做了!”

  “不知道殿下说的是何事?”

  “你先前为了一己之私,当场斩杀了吴通李达一人,但那两人是孤的人,上次你去沥州的时候孤也跟你说了,孤是让他们在那边打探宝藏的事情,但现在人被你杀了,后续的事总得有人来做,你说是吧。”

  孟元洲心中泛着苦水,嘴上唯唯诺诺道:“请殿下吩咐便是。”

  “宝藏一事已经传开了,老六和老七还有其他的势利现在均有了行动,但孤的势利不在东南,唯一的两个线人也被你杀了,如今开海在即,现在再谋划这个事已然来不及了,所以,只有一条路可走!”

  “殿下请讲。”

  “那就是杀了柳鄂

  ,

  只要没了柳鄂,

  藏宝图也就没了,那些人也休想拿到宝藏,而孤也还继续当孤的太子。”

  “殿下高明,不过如今柳鄂手中的藏宝图已经被太多人窥视,想要对他动手怕是难上加难了。”

  太子哼了一声:“你若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,如何能当好一县县令,我看倒不如不去算了。”

  孟元洲闻言,赶紧跪地允诺道:“是,下官必定按照殿下的安排行事。”

  太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,摆了摆手让他离去。

  ……

  与京都一派奢靡繁华不同,中原地区的豫州和徐州却陷入了一片混乱。

  从四月份开始,各地就陆陆续续

  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地下起雨来,雨水一多,河水就开始泛滥,位于黄河两岸的百姓就频频遭受洪水袭击,土地家园被摧毁,地里的秧苗刚种下去就一直泡在水里,等好不容易长起来,来一阵洪水,把长到膝盖那么高的苗又给冲走了,哪里还有粮食果腹。

  祸不单行,西南地区的益州频也发地震,百姓房屋被捣毁,死伤无数。

  若是往年,遇上这些灾害,定是要上报朝廷请求拨款赈灾,可这时候朝廷自己都自顾不暇,国库空空如也,哪里还能银子赈灾。

  不仅不赈灾,上面还加派了今年的税赋力度,对盐铁、茶叶等物资的税率收取达到了历史最高,甚至直接将百姓盐田收归朝廷所有,每月只支付些许工钱,逼迫盐农茶农继续为朝廷做佃农长工,一时间百姓苦不堪言。

  不仅如此,在天灾人祸面前,贪婪和腐败的官员们也趁机浑水摸鱼,肆意掠夺百姓的财产,人们被迫离开家园,流离失所。

  与此同时,乱匪四起,无法无天。社会秩序崩溃,盗贼和强盗横行街头,百姓们无处可躲,人们夜夜惊醒,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。

  一时间人心惶惶,饥荒和恐惧笼罩了整个国家,人们挨饥肠辘辘,只能苟延残喘地寻找可食之物,实在不行,也只能易子而食。流民们漂泊在道路上,他们疲惫不堪,衣衫褴褛,面容憔悴,眼中没有希望,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无助。

  这一切似乎应验了董仲舒所说的话:国家将有失道之败,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。

  天灾人祸的连续发生,似乎是上天对国家失道之事的谴责。

  封乐。

  苏韵、秋梦期、季呼等大小官吏正聚在一起开会,主题是关于金港码头和码头沿岸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。

  等以后要开海了,封乐将成为大焱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出海码头,到时候船只往来聚集在此,将会极大地促进港口以及西江入海口那一段河域两岸经济地发展,这时候就要提前筹谋进行重新设计,第一步是要把河堤岸抬高加固,再规划相关的建筑,是建设观景台还是商业街,或者是建设居民区等其他建筑群。

  早在让先前注资扩大赵蕊的门头船坊时,苏韵已经有意识地开始让人收购两岸的土地。

  毕竟当时开海日期不定,加上沿江两岸有的地方在丰水期的时候喝

  水会冲刷上岸,导致粮食被冲走,百姓对于在那儿种植粮食也是抱着碰运气的心理,等遇到有人在收购沿海地块,加上价钱也合适,本就穷困潦倒的人家直接将这些土地给售卖了出去。

  也正因为前期的未雨绸缪,如今在重新规划沿江地带的时候,没有出现拆迁户钉子户的现象。

  不过就算有,苏韵她们也仍有后招,毕竟如今皇权至上,手握朝廷这把权利的大刀,只要在合理的基础上,解决起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,谁叫牵头这事的,是老百姓最敬仰的秋大人和苏姑娘呢。

  “徐主事,码头及沿江建设是未来封乐最重要的基础建设,封乐能有源源不断的资产涌进来,就看这个工程建得好不好,你务必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件事上面,工房其他典吏书办要全力配合徐主事,要银子要人,尽管开口,我都会想办法先满足你这边。”苏韵看着徐躬道。

  徐躬是先前建筑队的其中一名队长,因能力出众,被提到工房主事这个位置,如今颇得苏韵重用,但凡涉及相关土木工程,苏韵都会把他带在身边,时不时给他灌输一些现代的建设理念,徐躬早就被她的智慧给折服,加上运用了苏韵所教授的理念,做起事来事半功倍,更是对她奉若神仙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  如今听着苏韵安排的具体事务,赶紧上前一步领命道:“苏姑娘放心,躬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
  苏韵点了点头,道:“你做事稳重,这么大的工程交给你,我和秋大人都很放心。”

  秋梦期也冲着他微笑地点了点头。

  如今衙门安排事情,全是由苏韵做主,众人早就见怪不怪。更何况以前那些事,也都是苏姑娘安排的,大人不过是个传声筒罢了,如今都是自己人,何须还要做这表面工夫?

  再说了,这一年一来,封乐能有如此大的变化,各位腰包能越来越鼓,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,还不是靠苏姑娘的运筹帷幄。

  谁在明面主事,还真没那么重要。

  徐躬得了一人的鼓励,心中激昂。

  苏韵这才转过头道,冲着吏房张青道:“张主事,如今西南,还有中原地区等各地频发自然灾害,这些流民除了涌往京都之外,可能会有人反道往沥州方向,到时候流民过境,你要注意妥善安抚,提前在封乐的边界处还有城外建造隔离区安置难民,未雨绸缪,先是要检查他们的卫生情况,免得瘟疫横行,这些人若是没病,就组织起来,分批送到码头的工地处,以工代赈。”

  “是,张青领命,一切谨遵苏姑娘吩咐。”

  苏韵点头,又交代道:“户房你们配合这一起,看看哪个村子地多人少的,安排灾民安家落户,让他们开荒种地好好过日子。同时还要留意其中一些有德有能之人,如今正是用人之际,发现能人者可先向季大人举荐,季大人通过了再带到我这里来,我好安排相应差事给他们。”

  “当然,举贤不避亲仇,你们亲戚朋友中有能力者,也可推荐上来,但注意了,举荐上来后被重用了,若是做出成绩来

  ,你们能也能因此能获得对应的奖励,但若是德行败坏者,你们同样要附带相关责任,不过你们也放心,我和秋大人不是一刀切迫使连坐的人,自会调查清楚,你们自己也要对所推荐的人时刻留意,可知晓了?”

  ▋▋[]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』”

  众人齐齐回道。

  苏韵点了点头,又补充道:“举荐的人里面,并不拘泥只能是男人,你们家中的妻子姊妹,有才能者,也不必拘着。”

  众人笑了,毕竟自家婆娘有些就在苏韵的工坊里面做事,而且有人还做着管理的岗位,其中更有人道:“有苏姑娘这样的才女在前头,我等可不敢对女子小瞧半分。”

  秋梦期对这样的回答很是满意,道:“就算是七尺男儿,也是母亲孕育抚养成人,在座的各位,大部分也是有女儿有姊妹的人,谁不希望她们也能出人头地大放异彩。”

  季呼本就是个孝子,听闻此言,大为感动,扬声道:“秋大人说的极是,封乐女子占了一半数量,若是能给她们同样的薪酬同样的劳动机会,何愁封乐不强大。”

  其他人虽然没有他那么强烈的认同感,但提高女子权益对他们来说,也没什么不好的,更何况,家里媳妇闺女能有事做,岂不更好?

  于是纷纷举手赞成。

  说完人手的事情,苏韵又交代了王二:“如今各地频频出现动乱,盗匪横行,你务必带着兵房的弟兄维护好治安工作,保护好老百姓的人身、财产安全,莫让那些有心之人钻了空子,扰乱整个封乐的秩序。”

  “苏姑娘放心,大人放心,有我王二在,绝对要让那些想闹事的人吃不了兜着走。”

  “甚好。”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zdnb.com。读者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zdnb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